講師簡介
陳玟伶 老師,演講時總是很有活力,從幼兒教育、戲劇藝術到溝通魅力,涉獵領域廣範。 這些能力並非一蹴可及,老師經過豐富的社會歷練及多次的實務經驗逐漸累積而成。 跨越,從美術到幼教 高中時是美術領域,大學為戲劇領域,畢業於應用媒體藝術所。雖然名稱上相似,但內容大不相同。「小朋友要學畫畫、要練習角色扮演及戲劇,這些是不可或缺的,所以在大學時即開始廣泛做不同領域的吸收,而從小就很喜歡小孩子。」或許以上只能算是一個才藝補習班的 老師,原本與幼教老領域無關連,而機緣將他們連結起來。「在教學時只想做好一個美術老師的角色,教好美術,沒有想其他,但是在一次外面的心靈課程中,引導出了幼教的想法。」當時工作是配音員與美術老師,這想法使得陳玟伶 老師想從事幼兒教育,不只美術,而是心靈、人格的引導。老師接受義工老師的教育訓練,在台中整整一年的時間。食宿的供應問題,幸虧友人幫助供,得以順利完 成義工老師的教育訓練。「意念大,全世界都會幫助你!」老師有相當的體悟。 職志,做幼教老師! 早在十四歲就已出社會做業務工作,當時與客人服務時的語調及溝通技術是有被訓練過的,其經驗使老師培養與人相處的敏感度。在演講上能談論溝通的藝術,由此可見一般。在工作其間,陳 老師發現:「孩子,是做沒有功利色彩的領域,會一直得走下去。」在義工老師結束回來台北,看見親親文化 應徵 老師,雖然學歷無法符合,但還是去了面試,主 任給 老師過關!因而在親親文化當 老師。「人的一生一定有個使命,我們有沒有看見自己要走的路。」老師已經找到了她的使命,演一個受歡迎的老師、可以掌握氣氛、有個人魅力的老師,在幼教領域獻己一份心力,教導孩童,引領他們長大!大家一定有自己的條路,等著我們去闖蕩! 戲子,演一個幼教老師 在教育工作方面,常常面臨一個問題──老師們很無力,因為有些家長認為教育是「老師」的事。家長相當忙碌,但少了雙親,孩子會缺少許多東西。如何建立與家長的關係,以情感而非理性,清楚的傳遞訊息「一起完成教育使命」給家長?面臨不同的家長,是很大的挑戰。如何拉引家長?「多增加老師戲劇的能力,透過說故事、肢體語言的表現、情感交流的對話,感動家長。」
舉個例子:從前在小學校慶時,都會有一些學生作品展覽,而那一次校慶,陳玟伶 老師想讓小朋友增加一些對台灣古物(耙子、舊紙鈔、舊童玩……等等)的一些認識。老師想請每個家長將家裡珍藏的古物拿出來展覽,但是有些家長嫌麻煩。於是老師寫一封信,其內容大致:「諸位家長,見各位家長對於學校的支持及孩童的教育不遺餘力,深深感謝……。希望藉由此次校慶,請家長踴躍將自己家中珍藏之古物、童玩、孩時的玩意兒……,供做學校展覽,希望藉此增加孩童對於古物的知識,也可以一同與孩子了解爸爸媽媽時代的用品及童玩,增進感情……。」這一封文情並茂的信件,相信做家長的,會為了孩子而不遺餘力!「要用情感感動家長,不然都是要求!」老師演講中提過的人際關係,亦如此。
一個機緣下, 陳玟伶 老師到了大陸作幼教教材的說明,其中聽過演講的老師又請她去教學示範演練,當時底下的大陸小朋友每個危坐正襟。「當下在做甚麼、演甚麼,就把它做好!在我的戲劇加故事之後,每個小朋友都放下拘束了呢。」每一個我有多重的角色,角色的定位,清楚角色的印象。
回首,一切都很好 「每一個經歷都很享受,如果要回去做也很樂意接受!」老師很享受每個階段不同的經歷,不會後悔。老師說現在這個階段,是更適合她的工作,它可以跟更多人做分享,有關如何訓練幼兒教育老師,使幼教老師回去影響更多人。「可以問問自己有沒有在這工作內感到快樂?」老師與大家分享,可以問問自己,藉此找到適合自己的工作。
教育,幼教經 訪問其中,老師也分享了一些幼教方面的知識,最後整理與大家分享: 一、 零到三歲前,是認知建構的階段,是可大量吸收語彙的時候,例如用圖像教他們,「小狗狗」、「上學去」、「吃飯飯」。現代科技發達,平面圖像五光十色,雖然找一本好的圖書是重要的,但是大人的陪伴、親情的交流才是最重要的!
二、說故事: 1.在媽媽肚子裡的時候就可以說故事,證實音頻對胎兒有影響。 2.如何說故事?說故事一定要活潑生動嗎? 可能許多人嚮往這個技巧,但其最重要的目的是「享受故事」,孩子享受、自己也享受。 你真心覺得好才會跟他們分享,所以你自己在說故事的時候也會很開心。 在人與人互動言談時,說話者本身的狀態是享受的,那麼聽者也會被影響,結果很有可能是好的,良性的互動。 要說這個故事的時候,問自己,喜歡它什麼?為何我喜歡它?當下做什麼,就活在當下(的情境)。 3.說故事有兩派: (1) 誇張派(有肢體動作、語調誇張、加入新意) (2) 照本宣科(用故事原本想呈現的方式),沒有一定的標準。 什麼適合你、適合你的學校、適合你的家庭才是重要。 語調及肢體只是一種教法,單純享受故事的美好、文字的美妙也很棒。 4.年紀越小,花招要越多,幫助他融入。可以藉由參與戲劇訓練,整理自己的人生,展開肢體的情感。
三、何時給小朋友接觸閱讀? 先了解小孩子的程度及發展在哪裡,先從文字少、圖片多的書開始,增進記憶,理解圖片裡所說所做,觀察力的增進。隨著年齡的增長,圖片漸少、越簡單越好,文字漸增多。
E.M.C.菁英管理委員會/編輯採訪組
|